跳转至

制作酸奶:实验1-4

自制酸奶:实验1 - 4

如果你想做真正的、美味可口的酸奶,那种能在碗里立起来,能盛一大勺水果的厚实酸奶,那你可以看看下面的内容。

酸奶有很多好处!我几乎每天都吃,我能抵抗胃部病毒以及我的反酸症状得到极大改善都得益于这个习惯。
关于酸奶的好处以及一些美味的食用方法,可以在我的《酸奶颂》里读到更多。

实验1和实验2
这两个实验是同时进行的。
唯一的区别在于,实验1用的是从奶站买来的巴氏杀菌牛奶,实验2用的是冲调好的奶粉。

用活性酸奶做引子
我用的是“热水瓶(保温杯)法”,详细内容可以查看这里。

基本上,热水瓶法的步骤如下:
把1杯牛奶加热到165 - 185华氏度(可以用糖果温度计测量——或者等到看到有气泡冒起但牛奶还没沸腾的时候)。
从热源上移开牛奶,让温度降到105 - 110华氏度。
轻轻搅拌进引子(1汤匙含有活性菌的酸奶)。
要让它们充分混合,但别用像手持搅拌器之类的东西,只用打蛋器就行。
然后马上把混合物放进事先用热水温过的热水瓶里,盖上盖子。
用毛巾把热水瓶裹起来,放在暖和的地方过夜(8 - 24小时)。
这样应该能得到美味、浓郁、浓稠的酸奶。

然而,我得到的不是这样的酸奶,而是稀得像喝的酸奶(用吸管喝的那种)。
我真的很沮丧。

用普通牛奶的热水瓶法
用奶粉的热水瓶法
不过我注意到,用奶粉做的酸奶比冷藏牛奶做的酸奶要浓稠一些。
这让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实验3和实验4
面对早晨的失望,我决定在下一批酸奶制作中尝试一些不同的方法。

我在网上搜索“为什么我的热水瓶酸奶是稀的?”,发现一个很棒的网站“并非完全像奈杰拉(Not Quite Nigella)”有一些有趣的建议。

我的下两批酸奶是用一杯半冰箱里的牛奶加上三分之一杯冲调好的奶粉混合制成的。
我希望如果一开始牛奶就比较浓稠的话,做出来的酸奶也会是这样。

我用上面提到的热水瓶法做了其中一半混合物。
另一半我尝试了这个博客里的“烤箱法”。

当我的牛奶混合物在炉灶上加热的时候,我把烤箱打开到300华氏度。
我洗了一个品脱(约0.47升)的梅森罐,装满滚烫的热水保持温暖。
当牛奶接种了菌种之后,我把没放进热水瓶的那半倒进空的、温热的罐子里,放在一个盘子上,放进烤箱,然后关掉烤箱的加热功能。
让它在温暖的烤箱里放5个小时。
可惜,做出来的还是稀酸奶。

烤箱法,奶粉和普通牛奶混合
这个时候,我已经达到对做酸奶感到极度沮丧的程度了。
我对裹着毛巾紧紧放在热水瓶里的酸奶不太礼貌地说了几句话。
我把热水瓶留在炉灶上,然后去烤一盘饼干。
我还开了几次烤箱,让厨房保持暖和。
我强烈怀疑我之前的失败是因为我家太冷了,这个事实只有在做酸奶或者等面包发酵的时候才会让人觉得烦人。

我把热水瓶里的酸奶放了11个小时。
我打开一看……成功了!!!在厨房里高兴得跳了起来!

热水瓶法,奶粉混入普通牛奶

所以,成功制作出一批酸奶的关键在于:
采用热水瓶法;
每1.5杯普通牛奶加入三分之一杯奶粉;
一天中多次给厨房升温。

明天我打算做一整批酸奶。
我会让它放置整整12个小时,而且我可能会尝试把热水瓶放在加热垫上,白天间歇性地打开加热垫。
我真的想保持低技术含量,因为制作酸奶是我希望在没有电(断电情况)的情况下也能掌握的技能。

引用:https://www.theorganicprepper.com/making-yogurt-experiments-1-4/
原文: https://s4.tttl.online/blog/1736139954/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