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艾玛会将佛罗里达州的核电站变成美国福岛灾难吗?
佛罗里达核电站会因飓风“艾尔玛”变成美国版福岛吗?
在目睹了飓风“哈维”给德克萨斯州海岸带来的一系列灾难性连锁反应后,我们清楚地知道,灾害的后果可能和初始事件一样严重(有时甚至更糟)。
佛罗里达州存在一个可怕的潜在威胁,那就是3座核电站,其中两座正好位于飓风“艾尔玛”预计路径上。
佛罗里达的核电站会让飓风“艾尔玛”变成美国版的福岛吗?
为了充分应对这种可能性,人们应该做好同时遭遇飓风和核灾难的准备。
一、核电站的位置
佛罗里达州有以下这些核设施:
1. 土耳其点核电站(Turkey Point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位于迈阿密以南。
- 圣露西核电站(St. Lucie Nuclear Power Plant),位于劳德代尔堡和棕榈滩以北。
地图上的水晶河煤炭和核电站(The Crystal River Coal and Nuclear Power Plant)已经退役,据说不会构成威胁。
前面提到的两座核电站正好在飓风“艾尔玛”眼壁预计路径上。
(可通过下方地图查看)
二、过往经历
这并非它们首次面临风暴考验。
土耳其点核电站抵御过飓风“安德鲁”。
1992年的飓风“安德鲁”是4级风暴,是美国有记录以来最强的风暴之一。
该电站遭受了9000万美元的损失,不得不依靠备用发电机运行超过5天,其道路被堵塞,通信系统关闭,防火系统受损,其中一个燃油机组的排气管破裂。
然而,由六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并且高于海平面20英尺(约6米)的反应堆却安然无恙,根据美国联邦核管理委员会(Federal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的说法,没有放射性物质泄漏。
(来源)
圣露西核电站在2004年抵御了飓风“弗朗西斯”,2005年抵御了飓风“威尔玛”。
但之前的风暴都没有预计中的飓风“艾尔玛”这么强大。
三、为防止核灾难采取的措施
与福岛核事故(福岛核事故是突然且意外的)不同,这些电站的管理方知道即将面临的情况。
虽然佛罗里达电力和照明公司(FPL)尚未做出关闭电站的决定,但这是一种可能。
FPL的发言人彼得·罗宾斯(Peter Robbins)表示,关闭反应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会在风暴登陆“提前很久”做出决定。
他说:“如果我们预计这两座设施会遭受直接影响,我们将关闭机组。
”……罗宾斯说,电站的反应堆被六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包裹着,并且位于海平面以上20英尺处。
土耳其点有备用发电机、额外的燃料,而且作为“备用的备用”,可以从田纳西州空运替换零件和材料过来。
圣露西核电站同样受到保护,罗宾斯说,它能够抵御风暴潮带来的严重洪水。
(来源)
所以要明确的是,他们还没有开始关闭电站的“渐进过程”,甚至还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四、福岛核事故后的情况(用于对比说明)
福岛核事故后的五年内,20千米(约12英里)范围内的居民不被允许回家。
尽管该地区仍然存在潜在危险的辐射,但有些人现在已经选择返回。
在距离福岛200英里(约322千米)的地方检测到危险水平的辐射,放射性物质通过太平洋洋流到达了美国的西海岸。
(来源)
五、如何为自然灾害引发的核事件做准备?
(一)核反应堆熔毁时的情况
核反应堆的核心内有数千根由锆合金制成的长而细的燃料棒,其中含有铀。
当反应堆启动时,铀原子核发生核裂变,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并产生热量和中子。
这些中子可以通过使附近的铀原子核也发生裂变,从而产生自我维持的链式反应。
淡水在燃料棒周围流动,防止燃料棒过热,同时也为涡轮机产生蒸汽。
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流入反应堆核心,燃料棒会将水蒸发得比补充的速度快,水位就会下降。
即使反应堆关闭,不再发生核反应,燃料棒仍然具有极高的放射性和高温,并且需要用水冷却较长时间。
如果没有足够的水,燃料棒会变得极热以至于熔化。
如果它们开始熔化核反应堆核心和钢制安全壳,并向环境中释放辐射,就会发生核熔毁。
(来源)
(二)应对措施
除了没有爆炸之外,熔毁后的许多步骤与遭受核打击后的步骤相同。
- 加固房屋抵御放射性尘埃
-
使用胶带和防水布密封所有的窗户、门和通风口。
要准备大量的胶带和防水布。 -
关闭任何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的气候控制系统。
要做好在没有暖气或空调的情况下生存的准备。 -
封闭烟囱。
-
人员进入家中的处理
-
如果有人进入家中,要确保有一个单独的房间供其使用,以便进行去污处理。
他们穿的所有衣物都应该放在外面,并且应该立即彻底淋浴。 -
户外物品放置通道
-
建立一个用于放置户外物品(如宠物或人类排泄物)的通风道。
-
如果必须外出,要在门口悬挂厚重的防水布,并穿上一次性工作服、手套、鞋套和口罩。
回来后脱掉衣服,扔出门外,然后立即淋浴。 -
无地下室时的避难选择
-
如果没有地下室,就前往房屋最中心的部分并尽可能建立多个屏障。
如果没有没有窗户和外墙壁的中心区域,就前往远离盛行风的房间。 -
储备物资等待危险期过去
-
储备足够的物资以在家中等待危险期过去,就像许多紧急情况一样,你需要准备好在不依赖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生存。
目前还不清楚水和电是否会供应,如果供水,也不确定是否安全饮用。
所以要像没有这些资源一样进行准备,如果真的有,那就是意外之喜。 -
储备应急食物。
(这里可以大量购买非转基因应急食物)在我现在的家中,我所有的应急烹饪方法都依赖于能够外出。
因此,我储备了一个月的不需要烹饪且不需要冷藏的食物,如罐装蔬菜和水果、罐装豆类、大米和藜麦袋、饼干、花生酱、干果等。
你可以找到更全面的无需烹饪食物清单。 -
储备足够所有家庭成员和宠物在整个9天(或者更长时间,这是我们的计划)需要待在室内的期间的用水。
(如果买不到水,可以使用家中所有的容器装满自来水。
即使瓶装水售罄,商店里可能仍然可以买到空容器。
) -
准备纸盘和餐具,以防停水而不必浪费宝贵的水清洗餐具。
-
别忘了储备宠物食品。
-
确保手头有碘化钾补充剂来保护甲状腺。
(这里是如何使用它的方法。
这里还有另一个获取它的来源——供应正在快速减少。
) - 应对可能的停电
-
如果你有宠物,要为它们的卫生准备好用品——不能让它们外出,因为它们不仅会暴露在外,还会把辐射带进来。
所以,尿垫、猫砂等都是必需的。
固体废物可能可以冲进马桶。 -
准备创建应急厕所的材料。
(这种应急厕所便宜且简单。
) -
确保有足够的任何必需的处方药物,以维持到你躲起来的这段时间。
-
准备一个齐全的急救包。
很可能无法获得医疗救助,如果去寻求救助,你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
要有一种从外界获取新闻的方式。
应急收音机是必备的。 -
学习相关知识
- 这只是一个概述,但关于核事件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你知道的越多,就越有可能安然无恙地生存下来。
丽莎·贝德福德(Lisa Bedford)和我在生存狂大学(Preppers University)创建了一门名为《核应急强化课程》(The Nuclear Preparedness Intensive)的课程。
该课程包含与军事核专家的2小时访谈、数百页可下载的信息、购物清单、军事指南以及比我能在博客文章中整理的更多的信息。
通过这门课程,你将真正了解我所知道的关于在核攻击中生存的一切。
课程费用为29元。
你可以在这里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
我们研究这个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随着言论的升温,我们决定现在是推出这门课程的时候了。
它真的会帮助你做好准备。
对于你的核知识图书馆的一些免费补充资料,你可以打印出美国政府关于在核紧急情况下生存的手册。
这本手册是为第一响应者编写的,但其中很多信息对我们也是适用的。
Cresson Kearney所著的《核战争生存技能》(Nuclear War Survival Skills)一书也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
六、佛罗里达的物资情况与撤离相关
佛罗里达的物资大多已经售罄。
通过亚马逊Prime订购的产品有可能在风暴来临前到达,特别是如果你不在该州最南端的话。
但要立即下单。
在完成订单之前检查物资预计到达日期。
如果你不能买到水,就使用家中的所有容器装满自来水。
即使瓶装水售罄,商店里可能仍然可以买到空容器。
通过订阅我的每日新闻简报来及时了解情况。
如果你能够撤离,你现在真的应该撤离。
这不是普通的飓风。
它预计将成为有记录以来袭击美国大陆的最强大的飓风之一。
虽然很容易给出撤离的建议,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
并非所有留下来的人都是固执地选择留下。
佛罗里达的交通道路非常拥堵,看起来像停车场一样。
许多加油站都没有汽油了,这意味着人们无法驾车离开该地区。
像火车和公共汽车这样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经售罄,从佛罗里达出发的机票价格已经飙升至每张一千多元人民币。
而且这只是单张机票的价格,所以你要乘以家庭人口数量。
我在网站和社交媒体上的评论中看到了很多冷酷无情的态度,那些坐在远离潜在灾难的舒适的家中的人们在纸上谈兵。
虽然很容易随口说“任何留下来的人都是愚蠢的,不值得被营救”之类的话,但真的不应该评判那些留下来的人,考虑到交通系统的困难和费用。
要知道,在风暴来临前4天就已经这么糟糕了,而且只会变得更糟。
记住,很少只发生一次灾难。
如果你还留在家中,研究一下飓风“哈维”后的情况。
记住,初始灾难过后并不会结束。
佛罗里达还有可能发生核灾难的风险,这使得情况更加可怕。
打包带走你最重要的物品,为你的宠物做好计划,并了解所有可怕的可能性以便制定应对计划。
别忘了准备好应对一旦风力停止就会蜂拥而至的抢劫者。
无论你是被困在飓风区还是正在撤离,我都祝你一切顺利。
引用:https://www.theorganicprepper.com/floridas-nuclear-plants-hurricane-irma-american-fukushima/
原文: https://s4.tttl.online/blog/1736117006/